查看原文
其他

你准备好了吗?人工智能已经离孩子们越来越

微言教育 计算机教育 2019-04-26

“人工智能”(AI)继去年首次写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引起热议后,今年再次成为两会热议的焦点。近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引导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等能力。


目前,人工智能正引发新的全球教育议题:未来的孩子要如何与机器相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教育部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黎加厚,写给孩子的这封信……


一个周末,我们家谈到了新生一代的未来。于是,我执笔写下了这封给孩子未来的信:



人工智能

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



孩子,看到你甜蜜的笑容,我们看到了你美好的未来。我要告诉你,你真幸运,目前和将来,我们国家正在发生许许多多新的变化,将会改变你们这一代人的命运。我们的教育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你也会在这个变化中成长。


最近,国家正式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意味着,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史上,中国将有机会实现换道超车,人工智能将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在你成长的每一天,都会看到我们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你未来看到的,我们这一代人根本想象不出来,就像我们的上一代人,根本无法想象现在上街买菜扫码付钱的生活情境。


牛津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20年后,也就是你读大学的时候,人工智能的普及将导致整个社会制造业、服务业的大量工作被机器人和智能系统替代,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知识技能型转向创造设计型,现在许多传统的、热门的职业已经不存在了,你童年在学校学习的许多东西早就没用了,你会面临很多新兴的行业、新的技术和新的机会。


那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习方式与现在大不相同。那些简单机械重复和有规律可循的工作将逐步被人工智能替代。计算机无法替代的,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那些能力,诸如创造力、想象力、共情感、胸怀和远见等。



教育将发生很大变化


到那时,教育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变化。例如,对人才评价的变化。你会看到,未来的教育评价,特别是高考制度,将会适应社会的进步,向更全面、更综合、更个性化方向改革;甚至有可能融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从童年到终身学习的真实性评价。

 

教育另一方面的变化,是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变化。大家将会看到,随着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现在的课程教材包括考试评价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人工智能可以胜任的知识技能教育,有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和机器替代。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人生的基本准备,十分重要。未来的教育发展会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改变教育内容和学习方式,机器能够处理的部分将减少学习时间,降低考试难度,要求学生知道、了解即可;更多的时间和教学内容将转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动手实践等只有人类才具有的那些能力上面。

 

孩子,面对一个崭新的世界,你们这一代人的学习方式会发生变化。再过几年,你就上幼儿园了,要记住,上幼儿园不是超前学习小学数学、英语、汉语拼音,而是在游戏和玩耍中引发热爱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被那些“不输在起跑线”的招揽生源的广告语“忽悠”。记得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一书中预测,21世纪是“创感时代”,培养下一代的设计感、故事感、交响感、共情感、娱乐感、意义感十分重要,未来属于具有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的人。



人工智能时代

“教育四大支柱”


亲爱的孩子:在你的人生路上,要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不仅要与人相处,还要学会与机器和人工智能相处。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做人(learning to be)。面对未来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把教育四大支柱的顺序倒过来,改编成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四大支柱”,供你参考。


学会做人:在你的一生中,要学会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不仅要重视做人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重视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只有人类才具有的能力的培养,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和特长,提高综合素养,培养创新精神,永远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


培养情感和创意要从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情做起,从幼儿园、中小学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无论是课程教材还是兴趣特长、专业选择,千万记住:要重视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只有人类才具有的能力的培养。孩子,想一想未来,那时候人们见面会彼此打招呼:你是人还是人工智能?你该如何回答?


学会共处:你的成长是在社会环境中与大家一起学习和生活,要学会与他人一起合作共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要从身边的人开始,对亲人、对同学、对老师、对邻居要有爱心、同理心,尊敬他人,热心助人;还要学会与大自然协调共处,树立绿色生态科学发展理念;更要重视学会与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兴技术协调共处。


未来社会的发展不是简单地用机器替代人的重复性劳动,而是机器和人类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机器更擅长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人类应该做机器无法做的事情,相互补短,共同发展。


学会做事:你在学习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社会实践,要学会在不同环境做事的能力。不仅要学会自己动手实践操作,锻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善于协调人际关系,社会化交往沟通,团队合作,知识管理,提高组织领导力,敢于担当。


特别要强调的是,你一出生就生活在整个世界都信息化的新型时代,需要学习掌握并能娴熟地运用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做事,要学会充分利用计算机、云计算、移动终端和APP软件,特别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你的学习和生活,这对你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学会求知:我们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深深体会到,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如何学习。人生道路很漫长,从学校学习到的东西只是人生路上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在你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掌握越来越多的现在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新兴技术,这真的需要一个人终身不断学习。我们希望你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高效学习,与人工智能共同学习。


当你进入小学和中学的时候,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能够有效地掌握现行课程教材的知识技能,了解知识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掌握科学方法论,促进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重视人类独有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善于从跨学科整合的STEAM教育中培养自己综合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特别要注重艺术与课程整合,提升艺术素养,这是培养想象力和创意思维最重要的方式。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四大支柱”是应对未来人工智能高速发展而提出的全新教育目标,通过从现有知识技能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以适应新兴技术革命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亲爱的孩子:未来的几十年,是全国各族人民将中国梦变成现实的时代,我们将陪伴你的成长,尽力帮助你,你要加油,按照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四大支柱”的方向努力,并且长期坚持,就一定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在未来拥有自己喜欢的工作,获得幸福的生活。



读完黎加厚教授写给孩子的信,我们再来看看人工智能时代,孩子们需要具备的几种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不再被“牵着鼻子走”,学习更凭主动性


人工智能能为孩子定制学习内容。但并不是说,孩子所有的一切都能由人工智能来解决。有研究者发现,一旦人工智能普及,在学习上行动力不强的孩子,会更加被动。那些在学习上具有主动性和自律性的孩子可以很好地根据人工智能反馈的计划一步一步执行,从而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对学习的兴趣、更长远的进步,形成良性循环。而缺乏学习自主性的孩子很可能对学习任务敷衍了事,恶性循环。


创新实践能力


家长更应该支持孩子主动探究行为


奇思异想是孩子创造思维的源泉,丰富的想象力能激发孩子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东西。因此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家长更应该支持孩子主动探究行为,引导其自行分析解决问题,真正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特有知识、技能与方法,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合理的价值观、强大的创新思维能力等,这些都是真正“成人”并走向“终身学习”的基础性前提。


数据分析能力



从数据里面看出“门道”,各个行业都需要


实际上,无论将来您的孩子打算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他们对于编程是否感兴趣,了解一点数据分析的能力都是必要的。计算思维如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一样,应该成为每个人必备的思维方式。

 

家长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和了解他们未来生活的重要媒介,并培养与之相适应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计算思维能力。


自我认知能力


了解自身特点的孩子更容易脱颖而出


人工智能带来的一大改变就是资源的极大丰富。面对超载的信息和纷繁的选择,那些能够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特点的孩子更容易脱颖而出。认识自己的能力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中同样不可忽视。

 

在个性化学习时代,如果孩子能够清楚自己的特点和未来目标,就能让数据和信息为自己服务,更好地利用这个时代的资源。


家长首先要让孩子面对自己:我是谁?我会做什么?我该做什么?这些初步的探索与整理,都有助于寻找孩子的资源与发展优势,好为日后定位。


情感处理能力



一种“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家长不仅要关注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便利,更应该看到在面对人工智能时,哪些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情感处理能力、深度交流能力、感知能力、创造力、创新和洞察力、领导力、组织力、想象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等,这更多的代表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品质。

 

要知道,情感处理能力只能在日常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只能在和人的不断相处中体验,而创造力只能在尝试中感悟。所以,家长应该抱以开放的心态,给孩子独立性和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从小多接触、多了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自如地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


来源 | 本文转自公众号“微言教育”


END


更多精彩:

全国高校AI计算机教育水平比拼!

【目录】《计算机教育》 2018年第4期

给大学生程序员的一点建议

计算机行业还能火几年?

干货!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多图)

【思维碰撞】计算机教育的科学研究(上)

美国21世纪CPS教育报告的课程结构设计及启示

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共612个!教育部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多图)

【目录】《计算机教育》2018年第3期

人工智能知识体系大全

干货!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回答你对人工智能的所有疑问!

新工科建设形势下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西南科技大学张广兵教授:计算思维再反思

干货:教学论文福利哪里寻?精选40多张计算机教学模式图(快收藏)!

未来的所有新兴工作都需要软件工程师,《2017年美国新兴职业报告》这么分析!

【目录】《计算机教育》 2018年第2期

计算机科学领域2017年度研究热点排行,最热的领域居然是这个!

清华大学杨士强教授:从实验教学到实践教育

美国21世纪CPS教育报告简介

奚春雁主编:计算机教育的春天

【目录】《计算机教育》2018年第1期

喜讯:《计算机教育》跃居《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7版》Q1区!

《计算机教育》荣获“2017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